【業界觀察】新的網紅經濟時代到來,“內容創業”的網紅可以紅多久?
已留言
近日發佈的《2016中國電商紅人大數據報告》預計2016年紅人產業產值接近58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據已遠超2015年中國電影440億元的票房。
“網紅經濟”的火爆已經預示著網紅進入3.0時代。與網紅1.0時代的安妮寶貝、韓寒等“文字網紅”和網紅2.0時代芙蓉姐姐、鳳姐等不同的是,網紅3.0時代是對多個領域流量的爭奪,並通過流量變現催生出網紅經濟。
在網紅3.0時代,通過papi醬這樣的IP可以將制造者、設計者、銷售者和消費者等環節打通,產生極強的財富效應。尤其是在文創產品領域,3.0時代的網紅IP可以將其影響力直接變現為消費力。
網紅3.0時代的IP流量變現有多種方式,最為火熱的是視頻直播網暴力強奸 紅,然後是淘女郎為代表的電商網紅,而“內容網紅”則表現出更強的韌性,通過視頻、圖片、文字等進行多媒體形式的內容輸出與變現。
“內容創業”的網紅“錢景”不容小覷。2015年十大“網紅”之一的咪蒙,據傳一條廣告在30萬元左右;papi醬第一條貼片廣告則拍出瞭2200萬元高價,目前估值上億。
與咪蒙等為代表的純粹輸出內容的網紅不同,“內容+產業”的跨界合作正成為網紅變現的更高級形態。例如,以星座文化為主打內容的網紅“同道大叔”就選擇瞭與廣東多傢廠商進行合作,通過星座文化打造服裝、傢居、動漫等多種衍生品。
6月,papi醬也開始嘗試拓展電商業務,在淘寶網叫賣“寡婦公會T恤”。Papi醬的合夥人楊銘表示:“papi醬將不定期在視頻中嘗試銷售產品,所有好玩的都可以成為銷售對象。”
“網紅經濟”的本質是IP流量變現,再如故宮的“網紅經濟”,借助其珍藏的一個個“歷史人物”IP實現的。憑借雍正帝“賣萌”成歷史人物“網紅”等創意元素,故宮成為博物館界的“網紅”,更創造出瞭10億元的文創銷售額。
值得一提的是,故宮力推歷史人物成“網紅”是故宮博物院有意為之,並已經通過多種方式對博物院進行互聯網化轉型。10億元並非隻是故宮的萌娃娃產品銷售收益,故宮的文創產品還包括旅遊紀念品,通過授權的方式與眾多企業合作的流水及數字故宮團隊研發的產品等。
三級日本在線觀看視頻“網紅經濟系列報告”提到,網紅由於得到部分粉絲的跟隨和認同,認同社交電商,產生巨大的流量。但這僅僅是某類社會現象,隻有與某類完善商業變現模式結合之後,才標志著網紅真正成為某種標志產業。